先后出台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其中,所有公用电厂及符合条件的自备电厂全部准入市场;首批准入107家售电公司并已有部分完成市场交易,第二批57家售电公司办理准入,正在公示;用户主体放宽至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基本涵盖所有工商业领域;确定了4家信用评价机构为湖南售电公司第三方征信机构。
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看,在电力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售电公司,往往是大型发电企业的售电公司。金融板块一直是五大发电集团除电力、煤炭以外的重点板块。
过去几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而电力装机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发电企业直接向用户和售电公司卖电,面临同行的激烈竞争。在全国本集团发电机组比较多的地方,发用电量比较大的省份,都要布局自己的售电公司,成立专业团队,组建专门公司。降低财务费用发电集团特别是中央发电集团负债率较高,降低财务费用对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很重要。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政策调控,化解电力过剩产能、增加电力需求、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合理提高计划电量部分的上网电价等,统筹考量、多管齐下,坚决按照党中央要求,确保电力体制改革既改到位、又保稳定。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电企业必须转变思维,改变过去坐在家里就能卖电为主动走出去争取客户。所以,发电企业要加强全方位管理,从燃料成本、设备折旧、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等多方面严格管理。过去三百年,以蒸汽机、电动机为代表的两轮能源变革驱动的技术革命,实现了对人类动力源的全面替代,也相继塑造了英国、美国的大国地位。
我们正处于信息变革驱动的技术革命,正在迎来对人类智力源的全面替代。特别是注重信息披露在社会监管中的作用,让信用机制在市场中作为重要的一个支柱,使得信息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三只手。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形式,改变了土地要素的分配标准,打开了劳动力要素向工业领域流动的闸门。此前所出现的发电权交易、差价返还系数等一系列中国式改革探索,均是这一骨架结构在市场中的映射体现。
四十年来,我国围绕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以县域竞争为引擎,依托制造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文明的内核是一个依存结构,常常表现为一种有序竞出的发现机制,告诉我们哪种性状可以在特定的场合生存得更好。
这三类典型实践在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秩序等层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挖掘出了改革的成本洼地,形成了改革的激励通道,吸引并汇聚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改革的阶段性决定了改革的局限性,也决定了这些骨架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功能。第二轮电力市场改革,技术进步推动了信息成本的不断下降,售电侧的竞争不断加剧,用户侧开始增加自己的选择权,部分环节的交易成本开始小于组织成本,竞争性环节与自然垄断性环节逐步分开,呈现出网运分开的特征。分税制改革引发的县域竞争,形成了比学赶帮的集体习得,借助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工业体系得到充分而难得的历练,中国升级为世界的工厂,中国人民逐渐富了起来。
使命:电力市场改革是启动电力智能革命的重要引擎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助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电力作为融合人类动力源与智力源的重要桥接力量,将在助推我国从富起来向强起来伟大跨越中发挥重要的历史性作用。然而,能源资源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粗放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当前的改革,务必充分认清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大实际,才能够更好地看待及处理当前改革中的问题。未来的一种新平衡是:在政府限定的边界下,发电企业、售电企业根据市场信息分散决策,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服务,获得竞出优势,进而形成各市场主体有序进入与退出的动态平衡。
路径:三类引领型实践已演化出协同进化的历史进程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首创实践,探索出了多种可遗传的变异。围绕深化区域电网建设和输配体制研究,有序推进三放开、三加强、一独立。
第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是由技术进步引发了发电侧的激烈竞争,打破了发电厂与输电网的纵向垄断关系,产业上游呈现厂网分开的态势。改革就是要顺应大势,掌控好两个依存结构的边界,哺育并构筑激励通道,把资源从旧的依存结构有序引注到新的依存结构中。
电力既是能量载体,也是信息的载体,由电力与电子融合的泛电力网,是动力与智力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电力智能革命,将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彰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全球经历了两轮电力市场改革,正在经历第三轮电力市场改革,改革的整个历程就是自然垄断属性不断弱化的过程。方位:三轮改革任务交叉叠加是我国电改的历史方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是全球电力市场改革的一个局部战场,是一场多项历史任务的并行革命。镜像:从联产承包到县域竞争助推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任何一场改革,总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稀看到演化镜像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部提前策划、全面管理,采取多部件并行开工、转轮组装作为主线控制、集中组装、多班次连续会战等策略,一方面做好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统筹安排好转轮吊装期间其他设备的安装任务。
全体员工充分发扬三峡建设者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为顺利吊装就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装设4台额定最大功率为45.8兆瓦/50.4兆瓦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
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后续机组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标志着伊辛巴项目向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地时间12月8日13时48分,伴随起重人员一声清脆、响亮的长哨音,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承建的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项目首台机组1号水轮机转轮整体吊装就位,顶盖与支持盖把合螺栓的安装工作顺利开始,标志着伊辛巴项目实现了又一个建设里程碑,吹响了首台机组总装阶段的冲锋号。
同时,与业主、咨询、厂家建立现场快速协调机制,在组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解决,明确具体分工和职责。本次吊装的部件是伊辛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最重吊装部件,起吊总重量达265吨。
另一方面加强各部件组装过程中技术、质量和安全管控工作,严格按照厂家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每道工序的安装,做到步步交底、步步检查验收本次吊装的部件是伊辛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最重吊装部件,起吊总重量达265吨。全体员工充分发扬三峡建设者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为顺利吊装就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地时间12月8日13时48分,伴随起重人员一声清脆、响亮的长哨音,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承建的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项目首台机组1号水轮机转轮整体吊装就位,顶盖与支持盖把合螺栓的安装工作顺利开始,标志着伊辛巴项目实现了又一个建设里程碑,吹响了首台机组总装阶段的冲锋号。
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后续机组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标志着伊辛巴项目向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装设4台额定最大功率为45.8兆瓦/50.4兆瓦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部提前策划、全面管理,采取多部件并行开工、转轮组装作为主线控制、集中组装、多班次连续会战等策略,一方面做好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统筹安排好转轮吊装期间其他设备的安装任务。另一方面加强各部件组装过程中技术、质量和安全管控工作,严格按照厂家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每道工序的安装,做到步步交底、步步检查验收。
同时,与业主、咨询、厂家建立现场快速协调机制,在组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解决,明确具体分工和职责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力联合会主办,旨在践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推进全国电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他强调,在AI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在新一代管理软件中,前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系统和用户直接交互,后端系统直接和数据打交道,中间通过智能机器人连接各类微服务、微应用。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远光软件已全面开展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设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实验室,与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深入研究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并先后推出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报账机器人以及OTalk.AI制度通等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帮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12月13日,2017年全国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推进会暨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在珠海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远光软件在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领域具有30多年的经验,可以说公司是伴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进程而发展壮大。目前,远光软件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打通能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为电力行业提供从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电各环节业务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助力电力行业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当日举办的数字化时代引领电力与能源发展主题大会上,远光软件高级副总裁李美平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其中,智能服务机器人CC可以让机器自己学习,让系统通过数据理解业务后进行操作和处理,为用户提供服务。
远光软件人工智能创新方案已在电力行业成功应用,助力电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他认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以提升效率为出发点,而是要实现价值增值。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